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 > 焦点

对话英国资深媒体人:人工智能分析同质化,人类思想家无法被替代

  • 时间:2025-10-26 08:55:07
  • 来源: 证券之星
  • 阅读量:17947次

南方财经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吴斌 上海报道

由于人工智能可以即时汇总甚至初步分析海量数据,记者作为信息传播者的传统角色正在贬值,未来的顶级记者和评论员必须经历哪些角色转变?

《金融时报》副主编兼首席经济评论员Martin Wolf在2025外滩年会上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,人工智能不会自己生成新闻,挖掘新闻需要去一些地方,与人交谈,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。人工智能可以收集到相当多的新闻,但如果没有人类参与,它的能力就会受到限制,至少目前是这样。

因此,在他看来,记者的新闻收集职能,尤其是实地采访,仍然一如既往地重要。采访对象也是如此,政客们不会像对待人类那样回应人工智能的质询。

2000年Martin Wolf获得大英帝国勋爵位勋章。2010年6月至2011年9月,他曾任英国政府银行独立委员会委员,2019年获得财经新闻界顶级荣誉奖项——杰拉尔德·勒布(Gerald Loeb Awards)终身成就奖。

人工智能分析同质化

即使有了人工智能,Martin Wolf认为,人们仍然会想阅读那些有意思、有不同想法的思想家的作品。他并不认为人工智能在未来一两年内会构成威胁,现在还为时过早。

人工智能对经济过程的分析相当无聊,可以用某些方式分析数据,其中一些分析结果可能相当准确。但不可避免的是,这将是一个同质化的过程。Martin Wolf强调,而人类是奇妙的、天马行空的、独特的。

从长远来看,他认为人类和人工智能都会有发展空间,他对新闻报道职能以及人类互动的存续更有信心,一个没有人类观点影响的世界将会非常令人沮丧,是有点不人道甚至反人道的。

未来取决于人类

AI的崛起是解决信任危机和共识破裂的潜在工具,还是加剧它们的加速器?美国、欧洲等地均发生了一些悲剧,一个由算法策动信息流、可能放大认知偏见和极端化的世界,需要怎样的新闻业和怎样的公众,才能维系一个健康的网络空间?

Martin Wolf发现,近年来,在个人的需求、欲望和感知兴趣等因素推动下,算法新闻得到了巨大的发展。一些人生活在认知泡沫中,他们更容易接收到他们想看到的东西。

人工智能被设计用来为人们提供答案,但答案会与人们的需求相符,除非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。因此,Martin Wolf认为,就像我们创造的所有工具一样,它们的最终结果取决于人类希望它们做什么。过去两个世纪的科技进步让我们的生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美好,它们也赋予我们毁灭地球的工具,人工智能也同样如此。

声明: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,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网观点,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投资有风险,需谨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