使用是最好的保护。6月18日,姑苏区创新发布了古城保护更新伙伴计划,首批18个伙伴计划上线发布后,吸引了大量头部企业参与,为一大批园林古宅植入了新功能、新业态。8月22日,叶宅、吴宅、陆润庠故居等第二批8个伙伴计划上线亮相,保护区、姑苏区再一次向伙伴发出邀请。
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,古城筑巢引凤,吸引有文化、有实力、有情怀的各类主体来到古城,聚力推动古城保护发展迈上新台阶。姑苏发布推出系列文章,看古城如何聚焦古建老宅活化利用,使沉睡遗产变鲜活资产。
姑苏城的街巷里从来不乏古老的故事,那些历史就藏在粉墙黛瓦间,等待人们去探寻,而古建老宅,正是这些历史的承载者,市井烟火中,探寻发展新路径。
东起临顿路,西至人民路,白塔西路在车水马龙间记录着老苏州人的市井烟火,也见证着古建老宅的传承与新生。
吴廷琛的一生,可谓十分精彩。他出生于书香门第,嘉庆七年高中状元。会试、殿试皆第一,集会元、状元于一身。对此,嘉庆帝极为赞赏,赐诗曰双元独冠三吴彦。
吴廷琛博学多识,贯通经典,且为人孝悌,为政清明,颇多建树。曾入翰林院为修撰,掌修国史。历官浙江金华知府、道光间云南按察使、代理云南布政使。晚年回到苏州老家,还应邀出任正谊书院掌院,闲暇时,会修订旧著,汇编为《归田集》《池上草堂诗集》。
白塔西路80号就是吴廷琛故居池上草堂,为清代木结构建筑。占地面积2589.93平方米,现存东西两路。东路大厅面阔三间12.85米,进深12.7米,前后设翻轩,厅后有楼三进;西路在民国年间由吴氏后裔售归叶氏,亦被称为叶宅。叶家在西中市经营钱庄,于1931年将第四进改建为三层砖混洋房,立于阳台顶可看到北寺塔、火车站等地盛景,怡情养性,悠哉快哉。
故居门外墙上新嵌状元府第四字砖刻,彰显着深厚的文化底蕴。当我们迈入这座典型的官衙深宅大院,便能够欣赏到以彩绘装饰的脊檩和四界大梁,以及雕刻精细的棹木。
斗转星移,世易时迁,吴廷琛故居中的人文精神不会随着时光消逝,而是会随着活化利用的步伐继续流传。近年来,保护区、姑苏区不断探索古建老宅活化利用路径,加快唤醒沉睡资源,激活古城复兴一池春水。
目前,吴廷琛故居保护修缮项目实现清零,西路后半部区域已修缮完成,前半部分区域的修缮保护工作正在进行中。
据悉,吴廷琛故居二期与叶宅已加入古城保护更新伙伴计划。未来,将敞开大门,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化利用,传承历史基因,融入当代社会,让古建老宅活出新的精彩。
古城小巷间
焕发鲜活生命力
平江九巷中,有一条长414米、宽2米的悬桥巷,巷子不长,却出了不少响当当的人物,名人故居、义庄祠堂也比比皆是,如晚清状元洪钧故居、吴中名医钱伯煊故居、近代历史学家顾颉刚的故居......可以称得上是一条藏龙卧虎的小巷。
而悬桥巷17号,也是藏在这里的一处惊喜。其建筑面积约460平方米,坐北朝南,一路三进,依次为门厅、大厅、楼厅,三进皆为文物本体。墙体、屋面等采用黑白灰传统民居色调,体现了苏州民居建筑的构造与营建技艺,是江南水乡小型民居的一个典型代表。
这里不仅是一个拥有居住功能的建筑空间,更是一个充满着文化和艺术气息的生活环境,在悠悠古韵间,展示着古城独特的韵味。岁月的历史长河在这些房屋上留下了沧桑的涟漪,但也有新的美好正在绽放。
现如今,悬桥巷17号正准备进行修缮,未来,将与伙伴计划携手,利用多元化的创新方式和机制,深度激活历史文化资源、充分挖掘时代功能价值,探寻古建老宅的更多发展可能性,焕发鲜活生命力。
姑苏文化遗存星光璀璨是一张靓丽的名片,下一步,保护区、姑苏区将继续深耕伙伴计划,坚定文化自信,赋能高质量发展,面向世界贡献古城保护的苏州方案。
声明: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,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网观点,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投资有风险,需谨慎。
发布于2023-03-07 14:02:00
发布于2023-03-07 13:05:00
发布于2023-03-07 13:02:00
发布于2023-03-07 12:52:00
发布于2023-03-07 12:41:00
发布于2023-03-07 12:35:00
发布于2023-03-07 11:17:00
发布于2023-03-07 10:49:00